投标人弄虚作假的行为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般来说,投标人的赔偿责任应限于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害。
此外,投标人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骗取中标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因此引起的损害赔偿范围不受“合理预见规则”的限制。
根据本条规定,损害赔偿的对象为因投标人骗取中标行为而遭受损害的招标人。
投标人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投标人的刑事责任。单位构成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相应的刑罚。
包括对投标人处以罚款和对投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根据本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对投标人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中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人通过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并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的,除罚款外,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还应对其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人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
根据本条规定,取消违法投标人参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投标资格的前提是:投标人骗取中标的行为“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是指骗取中标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投标人多次实施骗取中标行为、骗取中标手段较为恶劣等。被取消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在指定期限内不得参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
此外,只有在违法投标人实际具有投标资格时,才谈得上取消投标资格。如果行为人因没有投标资格而以弄虚作假的方式谎称有投标资格以骗取中标,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只能采取其他处罚方式来实现惩罚目的,无法取消投标资格。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人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取消其一定期限内参与强制招标项目的投标资格尚不足以达到制裁目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吊销投标人的营业执照。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投标人不得从事任何经营业务。吊销营业执照的前提是投标人有营业执照,如果骗取中标的行为人根本没有营业执照,那么也就没有吊销营业执照可言。
以上法律责任的主体是投标人和投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前述法律责任,行为人必须具有进行违法行为的故意。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行为人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为了中标。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的法律问题。律师指出,如果投标专用章经过法定刻制程序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可认定为公章。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开标和评标的详细规定,包括开标过程、评标委员会的职责、保密要求等。
村民委员会未经村民大会同意擅自提留征地补偿款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该行为被视为违法犯罪行为,并涉及法律依据和相关后果。文章还介绍了村民权益的保护措施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在干预村民自治事项时的责任。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