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 >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时间:2025-05-17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9857
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下面,手心律师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二、工亡待遇标准(工伤保险基金)

1、丧葬补助金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2016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15年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故2016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1195元×20=623900元。

因《工伤保险条例》在全国统一执行,故2016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623900元。

3、供养亲属抚恤金

标准为:

配偶=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40%,

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30%

(注: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附:《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

第十一条劳动能力鉴定费的收费标准

由省物价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从工伤保险基金列支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按规定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年度工伤预防费用、工伤职业康复费用

在工伤保险基金上年度收入的15%范围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年度支出计划,经同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列入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工伤预防费用、工伤职业康复费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当地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开展工伤职业康复工作。

第十三条从业人员因工伤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由工伤保险基金参照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出差人员伙食补助标准发给。

第十四条工伤人员转往外地治疗或者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

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参照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因突发工伤事故需要使用120救护车的,其费用可据实报销。

第十五条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人员的护理费用

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派人护理或者聘人护理。用人单位既不派人护理,也不聘人护理的,应按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每月向工伤人员支付护理费用。

第十六条停工留薪期内工伤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继续按原标准享受工资福利待遇。实行计件、提成等效益工资制度的,工伤人员原工资标准应按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前6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工伤人员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足6个月的,应按实际工作月数的平均工资核定。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的标准,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七条残疾辅助器具费用

依法应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的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所需辅助器具的现行普及型价格和使用年限计算。依法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残疾辅助器具费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十八条五级、六级伤残人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分别为终止劳动关系时18、16个月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分别为40、30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十九条七级至十级伤残人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分别为终止劳动关系时14、12、10、8个月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分别为20、16、12、9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二十条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计算

按本办法计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截止至本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工伤人员,不再享受该次工伤复发的工伤待遇。

一级至六级伤残人员不得重复享受伤残津贴和工资。

第二十二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的调整

应当根据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和生活费用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标准,由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在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后确定。

第二十三条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的材料

用人单位、工伤人员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应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于申报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充有关的申报材料;对于材料齐全、符合发放条件的,应在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发放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工伤待遇支付标准的过渡规定

《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之前发生的工伤,按规定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时,月伤残津贴的计发标准为: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乘以《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月伤残津贴计发比例,加上《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历次调整增加的月伤残津贴。

用人单位实际所发伤残津贴高于上述标准的,差额部分因工伤残人员可继续按原渠道享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等级鉴定标准

    不同等级的工伤鉴定标准,从一级到十级,每一等级都详细列举了具体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身体部位的损伤、功能丧失、瘢痕形成等。文章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工伤等级所对应的鉴定标准。

  •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眼睛轻伤的鉴定标准,包括眼睑损伤、眶部骨折、泪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视力减退以及外伤性斜视等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各种眼睛轻伤的情况,如眼睑治疗后遗留的疤痕、眉毛永久性缺失、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功能障碍、眼球后退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同时,文章还

  •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中国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标准,即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根据评残等级详细划分了工伤致残程度,分为一级至十级。评残依据考虑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和护理依赖的程度,适当考虑特殊残情造成的心理障碍或生活质量损失。评残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费用支付责任。不同地区和鉴定机构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个人委托和法院委托的费用也不同。伤残鉴定需明确事故责任,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如有异议,由有异议方承担鉴定费用。法院阶段的伤残鉴定可能会影响案件审理进度和费用承担。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工伤鉴定标准
  •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