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汉东西湖区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一位姓王的患者在肾脏手术后发现了一根长约5厘米的金属针状物。尽管针状物已经被取出,但对患者的伤害仍在继续。
2014年3月,王先生因肾脏肿瘤住进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然而,在出院后,他仍然感到右肾不适。一个月后,他前往深圳的一家医院接受检查,结果发现右肾中有异物。随后,他返回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右肾中竟然有一根针状异物。7月份,他前往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最终将异物取出。
王先生拿着装有金属针状物的塑料袋向媒体展示,并表示这根针在他的右肾里待了约4个月。这根针呈弧形,长约5厘米,右肾附近还有手术开口的痕迹。这两次手术让王先生不得不在家休养,对他的家庭生活造成了困扰。
针状物的来源以及与第一次手术是否有关,王先生通过电话咨询了邓姓医生,邓医生承认这是一起失误事件。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对此事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等级为4级,表示认可医院的失误。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标准》,医疗事故分为4级,1级为最高级别,4级为最低级别。
工作人员表示,针状物的具体情况以及为什么会留在王先生的右肾中,他们不清楚,因为手术不是他们进行的。他们建议王先生走司法程序来解决此事。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双方可以首先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来解决纠纷。
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协调双方承担相应责任,达成调解协议来解决纠纷。
如果不满意协调结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跳过协商和医学鉴定阶段,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案情,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依法作出判决。
某医院与患者因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双方依据相关法规,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协商解决。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赔偿支付方式、终结争议方式等。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方法。首先,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等争议,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协商解决的协议书应详细记录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赔偿数额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进行调解,依据相关条例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