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证据 > 婚姻调查取证的注意事项

婚姻调查取证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0-05-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056
离婚往往是我们关注的一个大的问题,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在经历这个过程,虽然离婚讲究的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但有时候在争取某一方面的东西时,就需要一定的证据来加以证明了,那么婚姻调查取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婚姻调查取证的功能

离婚案件中,民间调查机构通常可以提供两个方面的服务:

1、提供婚外情证据收集调查服务,民间调查机构以当事人的代理人身份,为当事人收集配偶的婚外情证据。

2、提供财产证据收集调查服务,民间调查机构可以为当事人收集调查自己配偶名下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相关证据。

二、婚姻调查取证的方法

民间调查机构婚姻调查的方法和过程必须是合法的,否则收集到的证据将无法向法院提交或者被采信。破门而入、私闯民宅,拍人裸照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另外,私家侦探一概无用论,肯定是错误的,对私家侦探这一社会现象要有客观的分析和认识。

三、婚姻调查取证的分类

《调查行业婚姻调查项目分类规范标准》中将婚姻调查项目分为五类:

1、婚前背景调查。婚前调查主要包括婚前行操和婚前财产两个调查项目。

2、配偶行为调查。当事人想要知道配偶的日常行为或者想了解配偶是不是有外遇行为,此时可以委托私家侦探调查公司实施配偶行为调查。配偶行为调查也可以称为夫妻忠诚调查。

3、外遇查找调查。当事人发现配偶有明显的外遇倾向,想要了解第三者的身份背景等相关信息所委托的调查项目。

4、外遇查证调查。当事人确定配偶有明确的外遇对象,可以委托私家侦探调查公司收集配偶婚外情证据。

5、离婚综合调查。出于离婚的目的,委托私家侦探一次性作出全程调查,是配偶行踪、外遇查找、外遇证据、财产证据等相关项目的合并调查。

四、外遇证据调查的作用

当事人委托私家侦探收集自己配偶的外遇证据,可以有四方面的作用:

1、出于和解目的,在配偶以及家族中赢得话语权,劝导配偶及时退出婚外情游戏。

2、出于求证目的,可以让家人、小孩以及身边的人了解事实真相,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无辜。

3、出于离婚目的,可以在协议离婚时,为自己取得有利地位,赢得更多利益。

4、出于诉讼目的,可以在起诉离婚涉及财产分割上,赢得法院适当的倾向性照顾。

五、偷拍外遇证据的效力

偷拍偷录或者说跟拍跟录的的证据,只要确实是合法夫妻的委托,并且不进入其他人私密空间,就应该是合法有效的。婚外情行为,但也都会相当谨慎,想要收集到重婚或持续同居的证据,概率还是非常之小。但并不排除有人会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与人同居或以夫妻名义生活的可能。

六、申请损害赔偿的可能

如果外遇证据只是证明能配偶某一次身体出现不轨行为,这还达不到婚姻法46条规定的申请损害赔偿的标准。婚姻调查证据中只有重婚或者持续同居的证据,才能申请损害赔偿。同居的通行标准,通常是持续三个月的时间跨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表出轨视频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

    发表出轨视频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如果以偷录、偷拍等方式获取出轨视频,并公开传播,就涉嫌侵犯隐私权。因此,在采集涉及个

  • 婚外情证据的种类和特点

    婚外情证据的种类和特点。书面材料、照片、视听资料、手机短信和通讯软件聊天记录等都是常见的婚外情证据。这些证据具有隐秘性高、主观性强和证据零散等特点,取证难度大且数量需求大,成本较高。在离婚诉讼中,应尽可能收集更多证据,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 无过错方的权利要求损害赔偿

    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损害赔偿的问题,需提交对方过错的证据。证据采集至关重要,因证据常具隐蔽性。无过错方应收集婚姻外遇的离婚证据,包括固定易失证据、文字证据、视听证据和现场证据等。采集现场证据时,需特别注意尊重第三方个人隐私权,避免侵犯其权益。

  • 离婚官司中的证据种类

    离婚官司中的证据种类及其特点。书证包括结婚证等,应注意与其他证据结合形成证据链;物证具有客观真实性但数量较少;视听资料如手机录音等越来越被采用,但取证时间和手段有一定限制,必须合法;证人证言多来源于当事人亲朋好友,证明力较低。

  • 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中的先机
  • 民事律师的取证规定与注意事项
  • 如何书写行政处罚决定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