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时间:2025-04-1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0937

谁可以提出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可以由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人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提出公证申请。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负责处理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事务。

申请人应提交哪些材料?

申请人需要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 身份证明:

如果申请人是法人,需要提供法人资格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如果被拆迁人是个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明。

(二) 资格证明:

拆迁人需要提交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核发的拆迁许可证明;被委托人需要提交房屋拆迁资格证书;被拆迁人需要提交作为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包括代管人、国家授权的国有房屋及其附属物的管理人)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使用人的证明。

(三) 拆除有产权纠纷的房屋:

如果涉及拆除有产权纠纷的房屋,需要提交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批准的补偿安置方案的证明。

(四) 实施强制拆迁的房屋:

如果涉及实施强制拆迁的房屋,需要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的限期拆迁的决定或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限期拆迁的公告。

(五) 其他材料:

公证人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

第一阶段:暂停公示

建设主管部门发布文件,要求在拆迁范围内暂停户口迁移、房屋改建、加建、扩建等工程。这一阶段称为暂停公示,需要在相关场合进行公告,公示期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阶段:入户调查评估

确定拆迁范围后,拆迁人需要办理一些手续和文件,通常需要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文件,作为拆迁的法律依据。然后可以开始进行拆迁工作。拆迁的第一步是进行入户调查,即逐户进行调查。通常会有拆迁公司、评估公司、业主单位和拆迁人等多个单位参与。拆迁公司负责人口和户口调查,评估公司负责现场勘查,按照评估规则进行拍照和记录。

第三阶段:内业计算

评估公司根据外业调查的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和数据测算,初步评估出大致的补偿价格。

第四阶段:制定拆迁实施方案

拆迁人根据评估机构的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结果,了解拆迁范围内的补偿费用,并编制拆迁投资预算方案。同时,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或实物补偿,确定补偿资金的筹措方式等。

第五阶段:申请拆迁许可证

拆迁人准备好一系列入户调查材料,包括拆迁实施方案、规划文件等,向建委(房管局)申请《拆迁许可证》。

第六阶段:发布拆迁公告

宣布即将开始拆迁行动。通常在发布拆迁公告的同时,公开张贴《拆迁许可证》,以证明拆迁行动的合法性和时间安排。

第七阶段:出具评估报告

评估机构需要出具正式的评估报告,每个被拆迁人都会获得一份报告。正式报告需要评估机构的正式签字和盖章。

第八阶段:送达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可以通过当面送达或邮递的方式送达被拆迁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可以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产权纠纷证明等。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包括暂停公示、入户调查评估、制定拆迁实施方案等阶段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我国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

  • 无证房的拆迁补偿比有证的低很多,怎么办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 村里的荒山荒地被征收,没有补偿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