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安全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时间:2025-06-2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1243

第43条: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的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在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应被视为共同诉讼人。

工程挂靠的法律规定

工程挂靠是指不具备承接某项工程资质要求的单位或个人,以某个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名义承接施工任务的行为。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针对工程挂靠,但根据前述工程挂靠的概念可知,该行为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此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建筑法》对工程挂靠的规定

第26条:承包建筑工程单位的资质要求

根据《建筑法》第26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公司超越本公司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公司的名义承揽工程。同时,禁止建筑施工公司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本公司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并以本公司的名义承揽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工程挂靠的规定

第25条: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同时,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

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工程挂靠的规定

第3条:建筑业企业的资质要求

根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3条规定,建筑业企业在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16条:禁止非法行为

该规定还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出借、转让《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也不得非法扣压、没收该证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1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无效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认定为无效:

  1.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2. 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3.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该《解释》第四条还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其中甲方和乙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被详细阐述。甲方需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规,提供必要资料,协助乙方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等。乙方则需遵守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施工安全,建立安全体系和制度,配置专职安全员,并落实教育培训等。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内容简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该条例旨在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文中详述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各相关单位的安全责任,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等的安全责任,以及施工单位的安全条件与责任。条例强

  • 建设单位风险提示

    建设单位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应该注意的风险点,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的详细描述、甲乙方权利责任义务等。

  • 装修安全责任协议书

    装修安全责任协议书的详细内容。协议书中,甲乙双方明确了各自的安全责任,包括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协助搞好安全生产和防火管理、监督乙方执行安全生产规定等。乙方则需负责施工期间的安全责任,包括施工人员行为规范、施工区域安全设施配备、用电用水

  •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要求
  • 安全制度
  • XXXXX桥工程总结报告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