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移送管辖 > 争议案例中的管辖权异议问题

争议案例中的管辖权异议问题

时间:2025-03-31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1437
移送管辖裁定书下来后是否可以提出异议呢,不能完全避免当事人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原因大致有哪几种情况呢,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些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移送管辖裁定书异议”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引言

在某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中,原告向我国甲法院起诉了两名被告,被告一为外国法人,被告二为中国法人。甲法院将起诉状送达给了两被告并给予了答辩期。被告二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案件应由其住所地的乙法院管辖。经审查,甲法院认为案件与其无连接点,决定将案件移送乙法院管辖。被告一、二均未对该裁定提出上诉。乙法院在受理该案后,再次向两被告送达起诉状并给予了答辩期。被告一在答辩期内向乙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本案不应由中国法院管辖。乙法院认为被告一的异议不能成立,裁定驳回。被告一提出上诉。

问题背景

争议案例中,受移送法院在接受案件后重新送达起诉状并给予被告答辩期似乎是管辖权异议反复提出的导火索,但深层次的问题是原受理案件法院与受移送法院对移送管辖案件审理程序是否衔接、当事人是否有权再次提出管辖权异议等问题认识不统一。该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案件实体审理的效率。

被告在移送管辖情形下是否有权提起管辖权异议

由于我国诉讼法并未赋予原告与第三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因此本文仅探讨被告在移送管辖的情形下是否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分析审判实践中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原因

分析审判实践不能完全避免当事人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1. 根据民诉法关于管辖的有关规定,对于同一案件来讲,可能同时存在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2. 实践中,在移送管辖时,原受理案件法院只是依职权在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中选择一个,通常不会考虑原告或被告的意愿,更加无法兼顾几方当事人的选择。3. 受移送的法院通常将被移送的案件作为自己的新案件来处理,不仅重新计算案件的审理期限,而且有些法院还重新送达起诉状并给予被告答辩期间,这为当事人再次提出管辖权异议提供了可能。

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处理

在移送管辖下,当事人是否有权提起管辖权异议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移送函移送管辖来讲,由于它是原受理案件法院自行就管辖权进行审查的结果,此时尚未有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且原受理法院在移送案件时并未就管辖权作出生效的法律文书,因此应当允许被告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实践中对此争议不大。因此,本文讨论的重点是裁定移送管辖情形下,被告就受移送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处理。

两种不同的观点与做法

对于裁定移送管辖,是否应当受理以及如何处理被告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的管辖权异议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与做法:1. 一种观点认为,被移送的案件对于受移送法院来讲,除了该案是因其他法院移送而被立案受理而非当事人自行在该院提起诉讼以外,其他方面与该院自行受理的案件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所适用的程序应当是相同的,当然应当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并给予法定的答辩期间。被告在受移送法院给予的答辩期间内,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受移送法院亦应当予以审理。2. 另一种观点认为,裁定移送管辖,是由于被告主动向原受理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引起的,因此被告在原受理法院的审理程序中并不进行实体答辩。在案件被裁定移送以后,受移送法院再次给予被告的答辩期间,只是被告进行实体答辩的期间,不再是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期间,因此被告无权再次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且无论该异议是否成立,受移送法院均不应再采用裁定的形式予以裁判。

笔者观点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虽然民诉法规定管辖权异议应当在答辩期内提出,但不表示有答辩期就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被告在原受理法院给予的“答辩期”内不提管辖权异议,则该期间为名副其实的“答辩期”;如果被告准备提出管辖权异议,其不会进行实体答辩,原“答辩期”虽徒有“答辩”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管辖权异议提起的期限”了。在案件被裁定移送管辖以后,即使受移送法院重新给予被告答辩的期限,也是考虑到被告在原审理法院并未进行实体答辩的原因,因此这是真正的“答辩期”,不能再次异化为“管辖权异议的提起期限”,否则与期间的不可逆转性特点相悖。

裁定移送管辖下的处理原则

1. 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逾期提出的法院不予审理。2. 原受理案件法院及其上诉审法院就被告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作出的裁定一旦生效,即表示其对该案的管辖权已经作出终局认定。3. 当事人关于案件管辖的争议可以彻底解决在原受理法院及其上诉审法院的审理程序中。4. 被告在原受理法院的审理程序中未提出管辖权异议,而在案件被裁定移送以后再次提出异议的行为可能被视为恶意。5. 受移送法院对案件管辖权的审查权不意味着被告亦同样享有此权利,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结论

在移送管辖的情形下,被告在受移送法院的答辩期间内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然而,被告在原受理法院的审理程序中未提出管辖权异议,而在案件被裁定移送以后再次提出异议的行为可能被视为恶意。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逾期提出的法院不予审理。最终,关于管辖权的争议应当在原受理法院及其上诉审法院的审理程序中得到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争议案例中的管辖权异议问题

    争议案例中关于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了被告在移送管辖情形下是否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分析了审判实践中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原因,并探讨了两种不同观点与做法。作者认为,被告在受移送法院的答辩期间内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但在原受理法院的审理

  • 答辩意见:请求驳回上诉人的管辖权上诉请求

    关于驳回上诉人的管辖权上诉请求的答辩意见。文中提及合同约定管辖与法定管辖的证据,强调苏州中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根据《保证合同书》和《合作开发合同书》的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答辩人请求法院依法驳回上诉人的管辖权异议上诉请求。

  •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的问题。在管辖权发生冲突时,需要依据准据法来确定管辖,并符合受理、无管辖权和移送管辖三个条件。移送案件需满足不得随意移送的要求,移送后产生程序上的效力,由上级法院最终确定管辖权。

  • 仲裁管辖权异议被驳回后的处理方式

    仲裁中管辖权异议被驳回后的处理方式。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供了具体的上诉状范本。文中指出,上诉理由包括法院以通知方式驳回异议违法且不规范,以及原审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等。根据相关法律,应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 执行管辖异议的提出
  • 级别管辖异议的提出和审查
  •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