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合同的种类及性质
时间:2025-07-2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手心律师网小编在本文介绍了关于:【定金合同的种类及性质】的内容,并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常识,希望能给对此问题有疑问的朋友能带来帮助。
1. 立约定金
立约定金是指为保证正式订立合同而交付的定金。当事人在达成正式合同前,交付定金作为一种保证,以确保双方的履约义务。
2. 成约定金
成约定金是指定金的交付作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只有在交付定金后,合同才能正式成立。如果没有交付定金,合同将无效。
3. 证约定金
证约定金是指定金的交付作为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通过交付定金,可以证明合同的有效性和成立。
4. 违约定金
违约定金是指当一方交付定金后,如果对方不履行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有权没收对方的定金而不予返还。而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违约定金类似于违约金,用于惩罚违约行为。
5. 解约定金
解约定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保留解除合同权利的代价。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以丧失定金的代价解除合同,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也可以以双倍返还定金的代价解除合同。
我国定金的性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第3项规定,定金制度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确认。然而,对于定金的性质,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我国定金的性质是违约定金。还有人认为,证约定金和违约定金是我国定金应具备的一般性质,不同意将我国法律上的定金解释为具有解约定金的性质。我们认为,定金的具体性质应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来确定,只要其约定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是如果当事人没有另外的约定,根据我国法律,定金的性质应解释为解约定金。换句话说,当事人双方可以以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代价解除合同。首先,经济上反对将定金解释为解约定金的理由已经不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立法例上看,我国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与日本法相同,而日本法明确规定为解约定金。德国法对定金的规定与我国完全不同,除非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否则定金不被视为解约定金。再次,从我国立法的规定来看,虽然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这并没有例外规定适用于以定金担保的合同,但这条规定是指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如果以定金担保的合同一方违约,对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但不能适用定金罚则。当然,根据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合同履行前,当事人可以以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代价解除合同,这与日本法的规定有所不同。然而,在日本法上,定金的交付并不妨碍因相对方不履行债务而行使解除权。我国法律的规定说明,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通过定金来补偿损失。根据法理推断,既然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并保留或双倍返还定金,那么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以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代价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金合同的种类及性质
定金合同的种类及其性质。定金合同包括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违约定金和解约定金五种。在我国,定金的性质根据当事人约定确定,若没约定,则一般解释为解约定金。定金制度用于担保合同履行,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但不排除当事人以定金解除合同的可能性。
-
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中介公司在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手段及购房者应对策略。中介公司存在吃差价、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虚夸房屋面积、携款潜逃等欺诈行为。购房者应该充分了解和应对,包括多次看房、讲价、自己办理按揭手续、保持清醒头脑、选择资金托管、学会深藏不露以及仔细研究合同条款等。
-
国家房地产法律法规中的支付问题
国家房地产法律法规中的支付问题,包括定金、保证金、户型选择、楼层选择、阳台面积计算、实测面积准确性等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规定,如住宅的净高和层高、住宅的开间和进深等概念,以及公积金贷款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购房过程
-
巴中购房定金能退
巴中购房定金的退还问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条文,定金能否退还取决于交付定金的一方是否履行了合同条款和约定事项。如果履行了,定金应全额退还或抵扣部分购房款项;若收取定金的一方违约,则需返还双倍定金。退还定金的情况还包括政策变动、突发事件或不
-
买房交了定金没签合同,然后可以延续多久
-
债的担保的概念和种类有哪些
-
国际贸易结算票据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