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 > 未成年家暴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未成年家暴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时间:2025-09-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2267
在一个家庭中和谐是最重要的了,如果说在家庭中有家暴出现的话,会伤害大家的感情,如果是未成年人受到了伤害的话,那么报警警察会不会管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寻求亲人的庇护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如果父母对你实施家庭暴力,你应该寻找对你关爱的亲人,例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在亲人的劝说下,父母可能会改变对你的态度。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亲人,你可以联系远方的亲人,请他们过来保护你。

2、寻求亲人之外的帮助

如果没有亲人可以庇护你,为了避免进一步受伤,你应该果断离开家庭,寻找你能够信任的老师或同学家。告诉他们你正遭受家庭暴力的事实。然而,这可能会导致家庭暴力更加激烈,因此在朋友家躲藏时,你应尽快联系其他亲人。

3、报警

当你处于危险中时,前往附近的派出所可以及时避免进一步的危险。如果无法及时赶到派出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你也应该立即报警,请求警察介入,这将有效保护你免受伤害。

4、曝光到媒体和网络

目前最有力的方式是公开你所遭受的经历,让大家都知道。当亲人不在身边,警察不予立案时,你可以考虑这种方式。然而,这必然会导致你与父母之间无法挽回的后果,但却能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请谨慎选择此种方式。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

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且经过教育后仍不改变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相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并根据法律指定其他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依法继续承担抚养费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虐待罪的构成要件

    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对象、客观行为、主体和主观方面的要素。虐待罪的客体是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且必须是情节恶劣的。主体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负有监护、

  • 未成年家暴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未成年人家暴问题的应对策略。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可以寻求亲人的庇护或帮助,如联系远方的亲人或告知老师、同学。在危险情况下,应前往派出所或报警求助。当其他方法无效时,可考虑公开经历并寻求媒体和网络的帮助,但同时也需承担与父母关系不可挽回的后果。

  • 未成年孩子是否可以断绝关系

    未成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人身权利。根据中国的婚姻法,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责任,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不能断绝关系,但收养关系可以解除。未成年人有人身权利如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

  • 国家赔偿责任的排除情形

    国家赔偿责任的排除情形,包括虚伪供述、伪造有罪证据、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导致的损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等。特别提到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后被羁押的情形,国家不承

  • 15岁骑车撞死人的法律责任
  •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介绍
  • 未成年嫌疑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要求及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