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真实亏损的企业,其可以不交纳企业所得税,并且不会承担任何法人责任。
然而,对于通过账面长期亏损来避免交纳企业所得税,但实际上又进行正常经营的企业公司,则需要参照刑法相关税款缴纳处罚条例。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逃税行为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1.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的处罚。
2.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处罚。
根据相关规定:
1. 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如果企业补缴了应纳税款并缴纳了滞纳金,并且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那么将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2. 然而,如果企业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而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了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则不适用上述免责规定。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问题。针对某工程项目因未经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受到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讨论了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及主体资格。分公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对象,但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执法部门应掌握其违法行为事实并具备确凿证据
分公司入股的分配方案,需考虑资产状况、盈利前景、出资方式和金额,以及股权分配原则。还讨论了夫妻公司股权在离婚时的分配问题,需明确股权来源和性质、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双方协商意愿。最后探讨了公司有官司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注销,通常官司未解决前公司不
公司法人股东各占50%时如何互相约束的问题。规定法定代表人需得到另一股东首肯才能审议重大决策,并采用双股东一致有效性原则。同时探讨了法人股东分红提现的方式和法人代表与股东之间的区别。
一个公司有两个股东是否构成独立法人实体的问题。讨论了股东与公司资产独立性对法人身份的影响,并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对股东出资的要求。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股东不继续投资时的处理方法和股东大会特别决议的通过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