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征收人在签订补偿协议后应该保留一份补偿协议原件,以避免处于被动地位和面临风险。
如果被征收人将所有原件交给征收方,将会使自身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和巨大的风险之中。征收方有可能在协议上进行篡改,例如修改补偿金额或补偿期限等关键内容。被征收人如何能够证明这种篡改呢?大多数被征收人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在签订补偿协议时可能没有咨询专业律师,因此签订的协议可能存在漏洞。如果将原件交给征收方,而征收方利用这些漏洞侵害被征收人的利益,被征收人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如果后期发生补偿协议的诉讼,被征收人如果没有协议原件作为证据提交法庭,只能提交复印件。而征收方如果使用篡改后的“原件”作为证据,其原件的效力将优先于复印件。这将使被征收人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房屋征收部门和被征收人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如果房屋征收部门和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将根据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补偿协议的相关事项。被征收人如对补偿决定不满,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在签订补偿协议后应保留一份补偿协议原件的重要性。保留原件能保护自身权益,避免征收方可能的篡改和侵害。此外,若后期发生诉讼,原件可作为有效证据。文章还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的程序要求。市、县国土资源局需发布征地通告并征询意见,进行实地调查和确认,决议和公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办理补偿登记并参与听证。协议签订后需公示,且征地费用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对于补偿标准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裁决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芜湖县和郎溪县为了防洪保安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决定的公告。征收范围、实施单位、征收部门和补偿方案等都有详细说明。被征收人需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否则将依法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