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合并审理应该如何记录

合并审理应该如何记录

时间:2025-05-0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3196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法院处理两个案件的时候,如果案件的诉讼标的是同一个或者其他情形的时候,可以对案件进行合并审理,而对案件审理的时候要进行记录,那么合并审理应该怎么记录?下面由包头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合并审理的特殊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合并审理的民商案件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表现在当事人可能相同、事实相同或诉讼标的相同;而差异性则体现在当事人不同、事实可能有差异、诉讼标的有差异以及提供的证据有差异。

二、一并制作法庭审理记录的理由

1. 必要性:根据普通共同诉讼的独立原则,共同诉讼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只对其自身有效。然而,事实只有一个,法院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对相同事实应作出相同认定。因此,即使只有一方当事人提出对公共事实或证据的意见,法院也应对其进行释明并确认,例如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的运用。2. 合理性:普通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庭审过程中既包含几个案件的公共部分,也包含各个案件的独立部分。如果分开记录,书记员需要清楚区分公共部分和独立部分,容易遗漏公共部分或错误记录独立部分,增加了记录难度。3. 规范性:庭审笔录是反映案件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审判监督的重要材料。一并记录能最全面准确地反映庭审的全部活动,符合庭审笔录的客观、真实、及时、准确的要求。

三、分别制作法庭审理记录的理由

1. 合理性:合并审理的案件信息繁多且复杂。每个案件都是独立的,分开记录便于法官审理每个独立案件,而且分别记录的庭审笔录更清晰,能准确再现每个案件的庭审过程。2. 可行性:合并审理案件的数量和当事人的复杂性增加了记录的难度,分开记录更便于书记员理清思路,准确记录当事人的庭审活动。综上所述,根据法庭审理记录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完整、真实地还原庭审过程,我们主张在合并审理多个民商案件时,应一并制作法庭审理记录。但对于合并审理条件,应限制案由在相邻权纠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侵权损害赔偿纠纷、追索扶养费、医疗费用、劳务报酬纠纷、民间小额借贷纠纷、继承纠纷等特定案件;限制标的额在10000元以下的案件(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除外);限制主体为自然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合并审理的效果,避免滥用和恶意诉讼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合法性以及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公开庭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助推司法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监督。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宪法》等。公开审判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增强司法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 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