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是职工放假休息的时间,不属于工作时间。因此,职工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到工作场所上班,不应被视为旷工。
劳动法对于旷工几天可以解雇的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每个公司的规定可能不同,一般为三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旷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据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该条例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终止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的劳动关系。然而,这个规章已于2008年1月15日被国务院第516号令明文废止。因此,如果企业现行规章制度中仍包含“除名”或“开除”等相关条款,则缺乏法律依据。
至于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旷工天数与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的区别,指出旷工不应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对于旷工多少天可以解雇的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通常由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自行决定。并讨论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及因旷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据的变化情况。现行企业规章制度中包含的“除名”或“
本文探讨法定节假日上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疫情春节假期延长的特殊情况是否属于法定节假日。对于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疫情春节假期延长期间上班视为法定节假日上班,同样需要支付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