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根据法律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土地被征用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所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青苗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种植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补偿因征地而导致青苗毁损的损失。
附着物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所有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包括房屋、其他设施等,用于补偿因征地而导致附着物毁损的损失。
安置补助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地单位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安置因征地而导致的富余劳动力。
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是根据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来确定的。具体的平均年产值是根据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来确定的。
如果按照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无法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对于征收农民承包地,村集体预留部分补偿款用于社保,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对于非农民承包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地转包后,农民可获得土地补偿金、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按四类、五类、六类区片区范围分别给出了详细的补偿标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养殖水面和未利用地的补偿费用。同时明确了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另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该标准旨在保护被征收农民的
出嫁女、大学生、现役军人等是否享有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权利问题。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这些人若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则可主张征地补偿款。补偿款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具体分配办法可能受地方性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转让条件、征地的费用支付、土地补偿费分配以及农户转让承包行为的有效性等。承包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而征收集体土地需支付多项费用以保障农民权益。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也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