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公务员辞职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公务员辞职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时间:2025-06-0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4653

一、辞职申请的主观愿望和书面申请

在公务员辞职过程中,个人需要在主观上表达辞职的愿望,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

二、行政机关对辞职的客观限制

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务员辞职时,需要考虑以下客观限制:

A、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的公务员,不得辞职。

B、如果公务员尚未完成重要公务,并且需要本人继续处理,不得辞职。

C、正在接受审查的公务员不得辞职。

D、未满最低服务年限(三至五年)的公务员,不得辞职。具体的最低服务年限根据单位规定而定。

三、辞职申请所需材料

提交公务员辞职申请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本人书面申请。

2. 单位意见。

3. 国家公务员辞职审批表(一式四份)。

4. XX区区干部辞职呈办单。

四、相关表格

以下是公务员辞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表格:

1. 国家公务员辞职审批表。

2. XX区区干部辞职呈办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院工作人员退休后违法的处理方式

    法院工作人员退休后违法的处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退休后的法院工作人员违纪违法不再给予纪律处分,但会根据情况降低或取消其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务员的几种退休类型,包括强迫退休、自愿退休、病残退休和命令退休等。对于延迟退休,则是基于特定原因对已超过法

  • 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法律规定

    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包括调任和转任两种方式,并与国有企业及不参照该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交流。公务员交流应遵循优化配置、效益合理、服从组织及依法原则,旨在提高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并促进人才发展。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问题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问题。为了完善该制度,提出了建立回避对象登记、审查、定期检查及随时调整等制度,并强调协调与其他人事管理活动的关系,如考试录用、职务晋升等。同时,执行回避规定需实事求是,遵循三个原则,合理调配,保证调整环节的科学与合理。

  • 公务员必须遵守回避规定

    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遵守的回避规定。规定指出,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涉及本人或亲属的利害关系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时,应当进行回避。该规定旨在避免公务受到“人情”困扰,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公正性。通过列举加概括的方式,对公务回避的情

  • 公务员受贿行为的法律后果
  • 公务员作为反担保人的法律规定
  • 公务员试用期内是否有探亲假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