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剥削性质:高利贷的利息来源于奴隶和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借用高利贷的小生产者通过自己的剩余劳动或必要劳动产品来支付利息。奴隶主和封建主借用高利贷时也是通过奴隶和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或必要劳动产品来支付利息。
2. 非生产性:高利贷的借款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小生产者,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统治者借用高利贷主要是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而小生产者借用高利贷则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与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社会主义信用资金的用途有明显区别。
1. 借款合同的订立:出借人应保存借款人的身份证明文件,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方便地追偿。对于个人借款人,应保存其身份证复印件;对于单位借款人,应保存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需盖公章)。
2. 收条的正确出具:在收条中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现金、银行转账或其他形式)。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以现金方式收款时才需要对方出具收条。如果是银行转账,付款人只需保存好汇款凭证以证明付款行为。如果是现金付款且没有收条,务必保存好现金取款证明,并记录款项交付的地点、时间等情况。最好能在交付款项时有第三人在场作证,以防止收款人抵赖未收到款项。
3. 借款利息: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如果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应按实际借款金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4. 借款用途:借款用途必须合法。如果夫妻一方作为借款人出具借条,只有当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时,才能算作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借款用于借款人夫妻共同生活,即使借条是由夫妻一方出具,最终还款责任仍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5. 担保:如果出借人担心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需要注意的是,在借款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只有确有保证意思表示对债务履行的,才应被认定为保证人并承担保证责任。
高利贷的构成标准,指出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文章介绍了高利贷的定义、历史渊源及现代法律对其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即构成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年利率不超过24%的利率约定合法,超过36%部分的利
高利借贷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合同无效的高利借贷,可没收全部或部分本息并罚款;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规定要求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禁止复利操作,未约定利率或约定不明则视为不支付利息。出借人需遵守法规,保障借贷双方的权益。
高利贷的法律界定和相关罪名。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其认定标准包括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并具体分析借贷关系。刑法中相关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高利贷的误
出借人能否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出借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要求借款人在逾期或经过催告后支付利息。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借款合同中利息约定不明确、民间借贷利率的合法性、借贷双方因利率产生的争议、没有约定利息视为无息借款以及复利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