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经营者),必须遵守本条例。经营者以外的组织和个人从事与市场竞争有关的活动,也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市和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管理,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司法、公安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保障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本市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对检举、揭发属实和协助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功的,监督检查部门应给予奖励并为其保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
经营者不得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一)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前款所称的知名商品,是指在相关大众中有一定声誉的商品。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及代表其名称或者姓名的文字、图形、代号,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伪造或者冒用等手段,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二) 使用被取消的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
(三) 使用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与实际所获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不符;
(四) 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许可证标记、编号或者监制单位;
(五) 伪造厂名、厂址、产地(含农副产品的生长地或者养殖地);
(六) 伪造商品规格、等级、成分及含量;
(七) 伪造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
(八) 伪造、擅自制造认证标志、名优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认证标志、名优标志;
(九)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依法应当标明的内容而未标明。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自己的商业信誉或者在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价格、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前款所称的其他方法,是指下列行为:
商标注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商标注册能够创立品牌并抢先占领市场,作为无形资产实现价值转让与许可;同时,使各级管理部门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商标注册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保障消费者权益。在商标注册中,需注意文字相似性和图案的独特性,以及
建发电器制品(深圳)有限公司与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商标侵权纠纷。建发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中基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法院认定中基公司构成侵权,判决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建发公司经济损失30万元。
销售假冒商标的定罪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商标侵权罪的要件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情节严重等。对于不同情节,法律有相应的刑罚和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
浙江金华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恶意注册域名侵犯驰名商标,被告应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浙江金华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域名侵权案件的判决。被告宋某注册的“顺时针内衣.com”域名侵犯了原告公司拥有的驰名商标,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恶意侵权,要求停止侵权、注销域名,并赔偿原告公司5万元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