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式。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并且三人以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犯罪组织,即犯罪集团。在犯罪集团中,组织和领导犯罪活动的人被视为主犯。
对于组织和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根据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而其他主犯,根据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处罚。除了主犯、从犯和胁从犯之外,共同犯罪还包括教唆犯,即教唆他人犯罪的人。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停止犯罪的行为。根据情况的不同,应当进行区别对待:
(一) 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当其中一人决定中止犯罪后,并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并放弃了原本可以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那么整个案件将被认定为犯罪中止。然而,如果一个人中止犯罪,而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那么中止者将被认定为犯罪中止,而其他人则不符合中止的条件。另外,如果一个人中止犯罪,虽然阻止了或者试图阻止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被认定为犯罪中止,只能在量刑时予以考虑。然而,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了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之间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了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
(二) 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的情况下,教唆犯应被认定为未遂的教唆犯;而帮助犯则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如果实行犯中止犯罪,而帮助犯不知情,那么对于帮助犯应当根据犯罪预备的认定进行处理。反之,如果教唆犯和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于教唆犯来说,必须阻止实行犯继续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放弃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则应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 如果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并且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那么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中的分类问题,主要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式。共同犯罪还包括教唆犯和犯罪中止的情况。对于犯罪中止的认定,简单共同犯罪中要考虑犯罪中止行为的有效性,复杂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中止影响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认定。若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并得到司
共同犯罪的认定和分类。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态。文章详细解释了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概念,并阐述了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指向同一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以及各行为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共
刑法规定下的聚众犯罪分类及其特点。聚众犯罪分为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和根据案件情况而定的聚众犯罪。前者涉及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及其他参加者的共同犯罪故意与行为,后者则仅处罚首要分子。聚众犯罪具有参与人的复杂性、行为的公然性和多样性等特点。立法者根据刑事政
共同犯罪的定义及分类。共同犯罪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基于共同犯罪故意实施的行为。共同犯罪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包括正犯和共犯,狭义指教唆犯和帮助犯。共同犯罪还可根据标准分类,如任意与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与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与复杂的共同犯罪以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