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指的是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然而,媒体对农民工的定义存在一定的误解,普遍认为农民工仅指从事建筑工作的工人,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农民工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工人,包括一些持有农业户口但从事白领工作的人员。因此,我们应该将“农民工”这一称号改为“一线工人”,并关注那些在生产一线辛勤工作、拿着最低工资的工人。
(一) 拖欠工资问题得到改善
据统计,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比例为0.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其中,在建筑业工作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例为1.5%,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
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3.9%,与上年基本持平。根据近年的调查数据,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变化不大,改善幅度不明显。各行业中,2012年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中,建筑业为75.1%,比上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制造业为48.8%,比上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服务业为60.8%,比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为62.4%,比上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为59.9%,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
(三) 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有所提高,但整体仍较低
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较上年提高了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根据近五年的调查数据,外出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而工伤保险的参保率没有明显提高。
(四) 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
根据输入地区划分,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存在一定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相对较低,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工作的农民工。2012年,中部地区各项保险参保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五) 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
根据外出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来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相对较好,而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各项保险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012年,制造业的各项参保比例提高速度快于其他行业。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此外经治疗死亡的还需要赔偿医疗费。(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工地干活受伤赔偿标准:医疗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用,由当地政府规定;交通费和食宿费,由当地政府规定;停工留薪期间工资补偿;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赔偿金额。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可以请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第八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按照职责依法维护农民工获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