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遵守《WTO反倾销协议》,印度于1995年对关税法的反倾销部分进行了重大修改,并废止了1985年的海关关税规则。目前,印度的反倾销法主要包括:(1)1975年海关税法第9A节、第9B节和第9C节(1995年修订);(2)1995年海关关税(对倾销产品及其损害的确定、评估及征收反倾销税)规则。这些规定与《WTO反倾销协议》共同构成了印度反倾销法的基本框架。
根据印度反倾销法规定,反倾销调查由印度商工部下属的反倾销局具体负责执行。该机构负责发起调查、确定倾销及倾销幅度、损害及损害程度、初步裁定及是否接受价格承诺、最终裁定和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以及发起复审等。
印度反倾销调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起。一种是由能够代表国内产业的生产商书面向反倾销调查机关提出申请。另一种是如果海关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或从其他合法渠道获得了相关的足够证据,反倾销调查机关可以主动发起调查。
对于第一种方式,印度国内生产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被视为提出有效申请:(1)明确表示支持申请反倾销调查的国内生产商的总产量必须超过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申请的那部分产业生产同类产品的总产量的50%; (2)明确表示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商生产同类产品的总产量必须不低于印度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
反倾销调查机关在收到书面申请后,按照法定程序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当认定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进口产品存在倾销、给印度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并且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调查机关将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发布立案公告。随后,调查机关将向涉案产品的国外出口商、国外生产商、进口商等利害关系方发出调查问卷,全面收集各类信息。
印度反倾销法律框架的最新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印度的反倾销法包括海关税法第9A、9B、9C节以及海关关税规则等,与WTO反倾销协议共同构成基本框架。执行机构为印度商工部下属的反倾销局,可主动或接受国内生产商申请发起反倾销调查。国内生产商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反倾销机构进行倾销行为进行调查时,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可以作出价格承诺,从而结束反倾销调查。第三十六条 出口经营者违反其价格承诺的,外经贸部经商国家经贸委后,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可以立即决定恢复反倾销调查;根据可获得的最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