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三) 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 立案的身份证件
1、如果原告是公民,需要提交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如果原告是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需要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如果由代理人代为立案,除了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还需要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授权委托书。
4、如果由律师代为立案,除了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还需要提交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出示律师证,并提交律师证复印件。
5、如果被告是单位,应当提交该单位的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等相关材料。
(二) 起诉状的书写要求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一)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 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 如果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四)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1、在立案过程中,可能会被法官询问一些问题,应如实回答。
2、如果对立案的程序一无所知,建议咨询或委托律师办理。
3、在立案过程中,法官审查条件可能会很严格,可能会与你的看法产生冲突,但没有必要与法官争吵,可以尝试在不同的立案窗口提交申请。
4、立案后,交付费用并不意味着立即回家等待开庭通知。你还需要跟踪案件进程,记下内勤电话,以便向承办法官咨询案件进展情况。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法意见》和《民诉证据规定》,原告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和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实践中存在争议和宽松处理的情况。对于变更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额的不同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