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对以下内容申请医疗损害鉴定:
申请人可以要求鉴定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申请人可以要求鉴定医疗机构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
申请人可以要求鉴定医疗机构是否违反了诊疗规范,实施了不必要的检查。
申请人可以要求鉴定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申请人可以要求鉴定医疗过错行为在损害结果中的责任程度。
申请人可以要求鉴定人体损伤的残疾程度。
申请人还可以要求鉴定其他涉及专门性问题的内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责任过错鉴定。在新的医疗损害鉴定规定颁布之前,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各级医学会进行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
在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医疗损害鉴定结论是重要的证据之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因此,在鉴定完成后,人民法院会组织医患双方对鉴定结果进行质证。
医疗损害鉴定文书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经过法庭的质证确认后,医疗损害鉴定文书才具有证据效力。
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申请重新鉴定。
医疗损害鉴定的范围、主体及使用。当事人可申请鉴定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告知义务、违反诊疗规范等内容。人民法院可决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并委托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或医学会进行。在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需经质证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当事人对结果不满意可申请重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三个级别,分别由市级地方医学会、省级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负责。每一级鉴定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鉴定程序,出具的鉴定书也有所不同。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机构申请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