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法律法规 >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时间:2025-09-13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6935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区域内设立派出机关。派出机关是人民政府派出的国家行政机关,而派出机构是政府职能部门派出的从事某种专门职能的机构。

一、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是由一级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国务院的批准下设立行政公署。县、自治县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批准下设立区公所。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在经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批准下设立街道办事处。派出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是有例外,就是法律法规规章有授权。

派出机关是一级人民政府根据业务管理的需要,按法律规定在所管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派出机关不能构成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其权利是派委机关的延伸,因而是派出它的那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分支机构。

二、派出机关的类型

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主要有三种类型:

  1.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
  2. 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
  3.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在乡(镇)人民政府系统中,只有乡(镇)人民政府一个行政主体,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其他任何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监督与行政执法的区别

    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的区别。行政监督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管理活动,目的是确保相对人遵守法律,采用检查、审查、调查、检验、勘验和鉴定等方法。而行政执法则是纪检、监察和法院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以确保其依法行政。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及时

  •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类型。派出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派出机构的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

  •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分类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分类。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进行的行政制裁。根据许可的不同特点,行政处罚可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长期性许可和附期限的许可、

  • 行政许可的定义和作用

    行政许可的定义和作用。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活动应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上级行政机关也要加强对下级机关的监督检查。行政机关应建立监督制度,记录监督检查情况并供公众查阅。为实现核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行政机关应与其他相关机关实现信息互联。

  • 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吗
  • 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赔偿主体吗
  • 什么案子可以报刑警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