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离异双方中的一方对子女进行探望的权利。父母在离婚时应协商并具体安排子女的探望方式和时间,以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做出相关判决。在不影响子女学习和生活规律的前提下,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进行单独交流。如果离婚判决未涉及子女探望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当事人可以单独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采取手段阻碍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有探望权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于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裁定的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探望权的中止是指由于特定的法定事由,导致探望权不宜继续行使,人民法院依法暂停探望权的行使。探望权是离异父母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得任意阻碍、限制或剥夺。然而,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甚至严重损害子女的利益,就应对其行使给予必要的限制。
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条件并未在婚姻法中具体列举,而是概括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情况下,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唯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其他原因,如父母关系恶化或探望权人未支付抚养费等,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以及其他负有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中止探望权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定,其他机关、个人包括父母双方都无权中止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
离婚诉讼中孩子抚养权的改判问题。一审抚养权判决基于孩子年龄和双方条件,在二审中改判可能性较小,除非有有力证据。具体规定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保障子女权益是审理原则。双方需收集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和对孩子成长的
抚养权对迁户口的影响,以及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的原则。女方拥有抚养权并不影响迁户口,子女户口与抚养权无直接联系。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主要考虑学历、工作、收入等因素。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婚姻法》规定共同财产处理原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判定原则,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子女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抚养权一般会归女方,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如母方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形,抚养权也可以归父方。对于变更抚养权的情况和程序也进行了详细解释。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及上诉问题。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效力待定。一旦双方签字确认,调解书生效,当事人无权上诉。但如果一方有证据证明调解违背自愿原则或违反程序,可在两年内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