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协议是一种合同,只要符合自愿合法原则,就具备法律效力。一般来说,分居协议涉及孩子的临时抚养、财产占有和处分、分居期限以及离婚时财产分割等内容。
目前,公证部门一般不予公证分居协议。为了避免日后的争议,可以委托律师起草和鉴证分居协议。
分居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就终止夫妻同居义务达成的书面协议。在英美国家,分居协议的效力被广泛承认,夫妻双方可以在律师的帮助下就婚姻财产和其他财产的划分、婚姻债务的偿还等达成协议,并经法院批准。同时,还需要决定家庭住址、保险范围、养老计划、退休计划、纳税计划以及解除婚姻关系相关的其他问题。分居协议在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事务中也越来越常见。
根据我国婚姻法,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于夫妻分居并未解除婚姻关系,因此夫妻关系依然存在,法律规定夫妻间仍需履行扶养义务。
在撰写分居协议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 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分居期间夫妻双方不再有义务与其丈夫或妻子同居。
(2) 协议中要说明子女由谁抚养,抚养费如何承担以及探望权如何行使。
(3) 可以约定分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如果没有约定或无法达成协议,则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如果同意,可以规定分居期间双方不再享有家事代理权(但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违反约定则需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双方还可以约定分居期间因一方产生的债务视为个人债务(同样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一方违反约定则需赔偿另一方的损失。
(4) 分居的期限应在三个月至两年之间,期限届满后,如果一方认为感情无法复合并要求离婚,可以协议离婚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5) 分居的终止。分居协议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的协议终止,但应制作书面协议或办理公证。
(6) 在实践中,几乎所有公证处都不将分居协议列入民事协议公证的范围。如果公证处拒绝受理,当事人可以选择找当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见证,或者寻求邻居、同事的见证,或者只需双方同时签字认可,而不必公证或见证。
分居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一般受到《合同法》的调整。只要分居协议的内容不违反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我们认为该协议具备法律效力。
婚内财产转移对离婚的影响(《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婚姻法失效背景下离婚中财产转移的影响,并介绍了起诉离婚的条件和证据要求以及调解和无效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处理一方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措施、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以及民法典对离婚的影响和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再次离婚诉讼情况。
夫妻一方外出打工时离婚案件的管辖地问题,通常由被告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文章还分析了离婚案件缺席判决存在的弊端,包括感情是否破裂认定难、离婚目的识别难、子女抚养问题处理难和财产状况查明难等方面。由于被告缺席,法院难以全面了解和判断离婚案件的实际情况,
女方出轨而男方有证据的情况下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女方出轨不构成犯罪行为,但男方可以提供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文章还介绍了出轨离婚所需的证据,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书面材料和邻居朋友的证言等
《民法典》生效后的离婚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分居时间并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只有经过离婚登记、法院判决或调解才能解除。同时指出,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是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