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时间:2025-07-2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生效后,就需要执行判决书的内容,如果被执行人不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那么错误执行判决,能不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生效的判决书错误执行的,造成被执行人利益损失的,被执行人是可以获得司法赔偿的。
根据我国《于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若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执行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赔偿。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于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形:
- 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的;
- 超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数额和范围执行的;
- 对已经发现的被执行人的财产,故意拖延执行或者不执行,导致被执行财产流失的;
- 应当恢复执行而不恢复,导致被执行财产流失的;
- 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的;
- 违法将案件执行款物执行给其他当事人或者案外人的;
- 违法对抵押物、质物或者留置物采取执行措施,致使抵押权人、质权人或者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无法实现的;
- 对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责,造成财产毁损、灭失的;
- 对季节性商品或者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执行措施,未及时处理或者违法处理,造成物品毁损或者严重贬值的;
- 对执行财产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的,或者应当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而未依法评估,违法变卖或者以物抵债的;
- 其他错误情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
申请诉前保全的费用问题
诉前保全的费用问题,我国相关法律要求申请人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时需缴纳费用并提供担保。具体缴纳费用的范围包括申请执行判决、裁定等,并详细说明了申请诉前保全的流程和条件。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否则将解除保全。
-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
办理抵押贷款的房产是否可以申请法院诉讼保全
已办理抵押贷款的房产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申请法院诉讼保全的问题。诉讼保全的目的是防止当事人在判决前处分财产,保障判决的执行。保全范围限于请求或相关财物,遵循法律规定。同时,满足情况紧急、主动提出、提供担保等条件时,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在涉及给
-
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的效力问题
-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
什么是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