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归于消灭。它既不同于请求权竞合,也有别于连带债务。
在请求权竞合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均为一人,债权人只能向该债务人行使请求权。在请求权竞合中,债权人对该债务人享有多个请求权,这些请求权是并存的,债务人有权从多个请求权中选择一个进行偿还,其他请求权利因一个请求权目的达到而消灭。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债权人仅为一人,债务人为多人,债权人对每一个债务人分别独立地享有一个请求权,且因一请求权的满足而使余者统归消灭。
连带债务则是指债权人或债务人有多数人时,各债权人均可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各债务人均负有全部给付的义务,且全部债权债务因一次给付而归于消灭。连带债务中各债务的发生通常基于同一个原因,如基于同一合同约定或基于共同侵权行为。连带债务中的各债务人之间须有主观的共同目的,存在主观的共同联系,有责任分担关系,债务人一人所发生的事项,其效力一般均及于其他债务人,相互之间因而存在内部求偿权。而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数个债务的原因各不相同,一般是由相关的法律关系竞合而产生,各债务人之间主观上并无共同关系,其发生纯属偶然,债务的承担既无分担关系,其效力也不及于其他人,所以不真正连带债务不发生内部求偿,即使有,也只是基于终局的责任承担。
在本案中,李某作为直接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张某作为雇主对雇员王某的人身安全也负有保护责任。原告既可以基于李某的侵权行为向其主张权利,也可以基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向张某主张权利。两个请求权是分别独立的,雇主张某和侵权第三人李某对所负债务的产生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既无其同行为,也无相互的某种约定。同时,二者所负的债务内容又是完全相同的,只要其中一人向原告履行了赔偿义务,原告就不能向另一人求偿。当然,假如雇主张某履行了赔偿责任后,他可以向李某追偿,因为李某作为直接侵权行为人,他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案完全符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特征。王某的亲属应以侵权第三人李某和雇主张某为共同被告,由直接侵权人李某承担赔偿责任,雇主张某应承担非终局的赔偿责任。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公司股东撤资后,债权人能否向公司要债的问题。依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否则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除了可以向公司追债,也可向违规股东追债。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股东如何退股以及追讨公司债务的方法。
合伙企业中债务分担责任的问题。在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合伙人需按协议规定的比例承担债务份额,且其他合伙人还有义务代无力偿还的合伙人进行偿还。债权人可向任何一个或几个债务人要求清偿债务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