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非法集资投资人结案后还会有不良记录吗

非法集资投资人结案后还会有不良记录吗

时间:2025-07-12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7757
非法集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如果达到一定数额的,还会构成犯罪,那么案件结案之后投资人是否会产生不良记录,投资人在非法集资中担任的是什么角色?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被害人将不会有案底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或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了惩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制定了《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非法集资的具体规定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出资人还本付息的行为。除了以货币形式为主,还可以以实物或其他形式进行还本付息。非法集资是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而不是特定少数人。非法集资通过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本质。面对官员与非法集资企业的合作,很难确定是后者将前者卷入其中,也很难说前者只是无意间成为从犯。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必须追究那些参与非法集资的官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

相关分类

根据《关于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通知》(银发[1999]289号)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

常见的形式包括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以及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还有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委托投资、委托理财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以及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2. 通过等份分割物业、地产等资产,通过出售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

最新的变化是通过出售份额并承诺售后返租、售后回购、定期返利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3. 利用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最近的变化是利用地下钱庄进行集资活动。

4. 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常见的形式包括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 以发行或变相发行彩票的形式集资

6. 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7. 利用果园或庄园开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例如,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8. 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常见的形式包括"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9. 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 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父母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

    父母参与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如果父母明知提成来自非法集资,则需承担法律责任。非法集资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刑期和罚款不同。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等。父母参与非法集资

  • 非诉协商方式解决纠纷

    通过非诉协商方式解决P2P网贷纠纷的机制和情形。介绍了非诉协商方式主要包括双方谈判和还款计划固定化等,投资者在某些情况下可适用。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救济手段如民事司法救济、向行政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和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全文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多元化解决P2P

  • 非法集资投资人结案后还会有不良记录吗

    非法集资的相关问题和分类,阐述了非法集资的概念和具体的行为表现,同时分析了其背后的经济模式和问题背后的复杂性。非法集资涉及未经批准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包括多种具体形式。司法机关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参与非法集资的官员也必须承担相

  •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作案手段包括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合法外衣或名人效应、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和强制诱骗等手段。为防范非法集资,公众应认清其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避免上当受骗。

  • 网上购物付款了东西如果没有了应该怎么办
  •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 非法集资怎么追回本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