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

时间:2025-05-23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9238

软件著作权侵权是指行为人本身并没有直接实施他人的软件著作权权能,但却帮助、诱导或放纵他人实施直接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行为。在软件著作权侵权中,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是构成要件之一。

明知

明知是指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软件著作权。明知主要有两种方法可以确定:一是侵权人自认明知,即行为人自己承认明知;二是通过“通知和移除”规则推定。由于没有人会自动承认明知,因此只能通过“通知和移除”规则推定其明知。

应知

应知是指即使权利人没有发出过软件著作权侵权的通知,如果被侵权的事实已经明显到行为人面前,以至于处于相同地位的理性人不可能不意识到软件著作权侵权,那么行为人就存在过失。如果行为人选择视而不见,就构成了过失。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合性、意思关联或行为关联以及加害行为与结果的不可分割性。软件著作权侵权有可能同时构成共同软件著作权侵权,即行为人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但仍然在帮助、诱导或放纵他人实施直接侵权行为,从而构成软件著作权犯罪。在共同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情况下,加害人之间承担的责任往往是一种连带责任。

为了减轻软件著作权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有必要设置软件著作权侵权制度。在软件著作权侵权情况下,软件著作权侵权人和直接侵权人之间各自承担责任,不用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可以减轻软件著作权侵权人的责任,便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软件著作权侵权中可能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软件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人民法院可以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另外,如果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软件著作权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人民法院也可以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而不是连带责任。例如,如果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人民法院可以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另外,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专门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他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方法、设备或者材料,而上载、传播、提供这些内容,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情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侵权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关系。软件著作权侵权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况,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合性、意思关联或行为关联以及加害行为与结果的不可分割性。软件著作权侵权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责任。为了减轻侵权人

  •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

  • 软件著作权侵权怎么赔偿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认定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侵权行为地怎么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