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是指执法部门在发现或接到投诉、举报等事实或材料后,认为存在违法事实并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行政案件进行查处的一种活动。在这个程序中,需要注意以下行政机关有权立案查处违章建筑:
其他部门没有权利查处违章建筑。因此,如果国土局、住房和城乡局、房管局等部门来查处违章建筑,是错误的。
在调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告知、听取陈述和申辩
这一步主要是确保被处罚人享有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执法人员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通常会书面告知被处罚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被处罚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如果执法人员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行政处罚决定将无效。
第二、听证
听证是指在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在作出决定之前,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取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的法律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质证、申辩和意见的程序活动。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当事人要求听证时,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需要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对于听证程序,建议被处罚人重视,不要错过这个程序。虽然如果错过了听证程序,仍然可以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中获得救济,但建议不要错过听证。
如果执法机关决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将制作并向被处罚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强拆违法建筑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决定三个步骤。不同行政机关在不同情况下有权查处违章建筑。在调查过程中,需注意调查人员的资格、笔录的真实性以及维权方式。决定程序中,需保障被处罚人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并有可能进行听证。
政府出让土地的抵押权问题。受让人在交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可以将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同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也随之被抵押。抵押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并进行抵押登记以确保抵押权的合法性和优先权。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就算是违法建筑的,社区也没有权强拆的,违法建筑应该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拆除,如果限期不拆除的,可以强制拆除。
对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时,拆迁户最需要注意的是强拆的程序是否合法,强拆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告知听证等的问题。在这个程序中,拆迁户的房屋还没有被认定为“违建”,也不会进入强拆程序,抗拒调查不仅没有意义,还可能因妨碍公务背上其他的处罚。另外,不要害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