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时间:2025-09-17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9954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罪名

军人违反职责罪包括以下罪名:

  • 虐待俘虏罪
  • 私放俘虏罪
  • 战时残害居民罪
  • 掠夺居民财物罪
  •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 遗弃伤病军人罪
  • 虐待部属罪
  •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
  • 遗失武器装备罪
  • 遗弃武器装备罪
  • 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
  •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 武器装备肇事罪
  • 逃离部队罪
  • 战时自伤罪
  • 战时造谣惑众罪
  •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
  • 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 军人叛逃罪
  •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 违令作战消极罪
  •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
  •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 战时临阵脱逃罪
  • 投降罪
  • 拒传、假传军令罪
  • 隐瞒、谎报军情罪
  • 战时违抗命令罪

相关知识

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因反对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出逃的;
  2. 掌握、携带军事秘密出境后滞留不归的;
  3. 申请政治避难的;
  4. 公开发表叛国言论的;
  5. 投靠境外反动机构或者组织的;
  6. 出逃至交战对方区域的;
  7. 进行其他危害国家军事利益活动的。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采取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的行为。

军事秘密是关系国防安全和军事利益的事项,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内容包括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军事部署、军事情报、武器装备研制等。凡涉嫌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的,应予立案。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为境外机构、组织或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行为。

凡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应予立案。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故意使军事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超出限定范围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泄露绝密级或机密级军事秘密一项以上的;
  2. 泄露秘密级军事秘密三项以上的;
  3. 向公众散布、传播军事秘密的;
  4. 泄露军事秘密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 利用职权指使或强迫他人泄露军事秘密的;
  6. 负有特殊保密义务的人员泄密的;
  7. 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军事秘密的;
  8. 执行重大任务时泄密的;
  9. 有其他情节严重行为的。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过失泄露军事秘密,致使军事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超出限定范围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泄露绝密级军事秘密一项以上的;
  2. 泄露机密级军事秘密三项以上的;
  3. 泄露秘密级军事秘密四项以上的;
  4. 负有特殊保密义务的人员泄密的;
  5. 泄露军事秘密或遗失军事秘密载体,不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提供情况,或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6. 有其他情节严重行为的。

战时造谣惑众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在战时编造、散布谣言,煽动怯战、厌战或恐怖情绪,蛊惑官兵,造成或足以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军心涣散的行为。

凡战时涉嫌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应予立案。

战时自伤罪

战时自伤罪是指在战时为了逃避军事义务,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

逃避军事义务是指逃避与作战有关的义务。凡战时涉嫌自伤致使不能履行军事义务的,应予立案。

逃离部队罪

逃离部队罪是指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违反兵役法规是指违反国防法、兵役法和军队条令条例以及其他兵役方面的法律规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逃离部队持续时间达三个月以上或三次以上,或累计时间达六个月以上的;
  2. 担负重要职责的人员逃离部队的;
  3. 策动三人以上或胁迫他人逃离部队的;
  4. 在执行重大任务期间逃离部队的;
  5. 携带武器装备逃离部队的;
  6. 有其他情节严重行为的。

武器装备肇事罪

武器装备肇事罪是指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情节严重,发生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情节严重是指故意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或在使用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影响重大任务完成的;
  2. 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重伤二人以上、或轻伤三人以上的;
  3. 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或其他财产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合计达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4. 严重损害国家和军队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的;
  5.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是指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将编配的武器装备改作其他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造成重大任务不能完成或迟缓完成的;
  2. 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重伤三人以上、或重伤二人、轻伤四人以上、或重伤一人、轻伤七人以上、或轻伤十人以上的;
  3. 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或其他财产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合计达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4.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盗窃武器装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武器装备的行为。

抢夺武器装备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武器装备的行为。

凡涉嫌盗窃、抢夺武器装备的,应予立案。

盗窃军用物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军用物资的行为。

抢夺军用物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军用物资的行为。

凡涉嫌盗窃、抢夺军用物资价值二千元以上,或不满规定数额但后果严重的,应予立案。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是指违反军队房地产管理和使用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情节严重的行为。

军队房地产是指军队使用管理的土地及其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设备以及其他附着物。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价值三十万元以上的;
  2.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
  3.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严重影响部队正常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和完成军事任务的;
  4. 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给军事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
  5. 有其他情节严重行为的。

虐待部属罪

虐待部属罪是指滥用职权,虐待部属,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虐待部属是指采取殴打、体罚、冻饿或其他有损身心健康的手段,折磨、摧残部属的行为。

情节恶劣是指虐待手段残酷、虐待三人以上、虐待部属三次以上、虐待伤病残部属等。

其他严重后果是指部属不堪忍受虐待而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或精神失常、诱发其他案件、事故、导致部属逃离部队或造成恶劣影响等。

凡涉嫌虐待部属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予立案。

遗弃伤病军人罪

遗弃伤病军人罪是指在战场上故意遗弃我方伤病军人,情节恶劣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为挟嫌报复而遗弃伤病军人的;
  2. 遗弃伤病军人三人以上的;
  3. 导致伤病军人死亡、失踪、被俘的;
  4. 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是指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行为。

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是指根据伤病军人的伤情或病情,结合救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单位的医疗条件及当时的客观环境等因素,能够给予救治而拒绝抢救、治疗。

凡战时涉嫌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的,应予立案。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战时残害居民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

无辜居民是指对我军无敌对行动的平民。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轻伤三人以上的;
  2. 强奸无辜居民的;
  3. 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抢劫、抢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抢劫无辜居民财物的;
  2. 抢夺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或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第三十条 私放俘虏罪

私放俘虏罪是指未经授权擅自将俘虏放走的行为。凡涉嫌私放俘虏的,应予立案。

第三十一条 虐待俘虏罪

虐待俘虏罪是指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指挥人员虐待俘虏的;
  2. 虐待俘虏三人以上,或者虐待俘虏三次以上的;
  3. 虐待俘虏手段特别残忍的;
  4. 虐待伤病俘虏的;
  5. 导致俘虏自杀、逃跑等严重后果的;
  6. 造成恶劣影响的;
  7. 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涉嫌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案件。

战时定义

本规定中的“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违反职责

本规定中的“违反职责”,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所规定的军人职责,包括军人的共同职责,士兵、军官和首长的一般职责,各类主管人员和其他从事专门工作的军人的专业职责等。

价值和损失的确定

本规定中“以上”,包括本数;有关犯罪数额“不满”,是指已达到该数额百分之八十以上。

本规定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管理活动或者为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等。

定义

本规定中的“武器装备”,是指用于实施和保障军事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

本规定中的“军用物资”,是指除武器装备以外专供武装力量使用的各种物资的统称,包括装备器材、军需物资、医疗物资、油料物资、营房物资等。

财物价值和损失的确定

本规定中财物价值和损失的确定,由部队驻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指定的价格事务机构进行估价。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的价值和损失,由部队军以上单位的主管部门确定;有条件的,也可以由部队驻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指定的价格事务机构进行估价。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相关罪名及其定义,包括虐待俘虏、私放俘虏、战时残害居民等罪名。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等,并详细说明了应予立案的情形。摘要强调了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以及保密规定的重要性。

  •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害的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客观要件包括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和造成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军队中的各级首长和其他有权指挥他人的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且必须是故意违反规定,出于直接故意构成。无论行为人的动机和目

  •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