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电信诈骗从犯的刑罚规定

电信诈骗从犯的刑罚规定

时间:2025-03-1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0309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对于从犯,法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根据最高法院2011年4月7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电信诈骗行为将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这一司法解释于2011年4月8日开始生效。根据这一解释,诈骗罪的最低入罪门槛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了3000元。

根据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电信诈骗行为的五种情节,包括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情节;以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名义实施诈骗的情节;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情节;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情节;以及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对于这些情节,解释规定了可酌情从严惩处的规定。

对于未遂诈骗的刑罚规定

解释还规定,对于未遂的诈骗行为,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应当定罪处罚。此外,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共同犯罪的刑罚规定

解释还规定,如果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并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将被视为共同犯罪并受到相应处罚。

从宽处理的情形

解释还明确了一些情形下可以从宽处理的规定。例如,对于诈骗近亲属的财物,如果近亲属谅解,一般可以不按犯罪处理;但如果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