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格式合同 > 格式合同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格式合同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时间:2025-05-1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0430
格式合同拥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安全公平等优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那么,格式合同损害了消费者的哪些利益?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围绕这一问题,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消除您的疑惑。

一、免除经营者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条款

广西工商部门公布的典型违法案例中,物流托运单和汽车销售合约等格式合同中存在一些不平等条款,这些条款免除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过程中的责任。例如,广西北流市客运中心货物物流服务部在其使用的“物流托运单”中,利用格式条款,免除了快递服务部因自身原因造成货物破损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二、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

一些公司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通过格式条款规定消费者的义务,并设定较高的违约金数额,从而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例如,桂林市工商局在检查桂林市**水公司新版的“委托银行代扣代交水费合同”时发现,该公司利用格式条款,设定了千分之五的违约金标准,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利息标准的20倍。

三、限制或排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条款

根据《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格式条款中排除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解除合同、请求损害赔偿等权利。然而,一些经营者在服务协议中对此进行了限制。例如,中国**南丹分公司在其业务服务协议中规定消费者不得退订、变更套餐或停拆机等,从而排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这种行为遭到了消费者的起诉并受到了处罚。

四、限制消费者法律救济途径的条款

2014年10月,广西工商部门在召开电信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行政约谈会议时,发现存在多条“霸王条款”,其中一项规定消费者必须在经营者住所地人民法院采取诉讼方式解决争议,这就限制了消费者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格式合同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广西工商部门发现的格式合同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问题。其中涉及免除经营者责任的不平等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限制或排除消费者合法权利以及限制消费者法律救济途径的条款等。这些条款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在合同中处于不利地位,限制了消费者的权益。

  • 经营者的义务: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经营者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实现方面的多种义务。包括遵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听取消费者意见并接受监督,提供安全商品和安全服务,提供真实情况,标明名称和标记,出具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保证质量,承担“三包”责任及其他责任,不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尊重消费者人格

  •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的区别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 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责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责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措施。消费者协会根据法律规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参与监督和检查商品和服务,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受理投诉并调查和调解,提请鉴定部门鉴定,支持受损害消费者提起诉讼,以及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 如何选择网络购物纠纷的管辖法院
  • 商家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如何处罚
  • 高速免费政策对高速公路收入的冲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