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某机械厂向当地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保险金额达600万元。同年8月,该厂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保险公司要求该厂增交一定的保费,该厂不同意,要求退保,保险公司不愿失去这笔业务,答应以后再作商议是否要增交保费,但双方后来一直未就此事进行商谈。同年9月中旬,该厂仓库发生火灾,损失金额达50万元,于是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保险公司以该厂未增交保费为由,不予赔付。
本案实际上涉及的是如何处理财产保险中关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问题,这也是产生这些保险纠纷的源头所在。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有责任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是指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这种增加可能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保险标的用途、保险标的自身发生意外引起物理、化学反应或保险标的周围客观环境发生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在本案中,投保人将原来储存钢铁原料的仓库改为储存火灾发生可能性更高的塑料泡沫及其他非金属原料,因此,投保人有义务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危险程度的增加。
根据保险合同的公平原则,对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保险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了这一点。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危险程度增加对保险人具有重大影响,因为保险人收取的保费是根据保险标的特定情况下的危险程度,按照费率表核定的。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会导致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增加。根据保险合同的公平原则,保险人有权要求根据费率表增加保险费。如果被投保人拒绝这样的要求,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保险的合法利益。
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时履行了通知义务,而保险人未作任何意思表示,则可以视为保险人默认。根据不可抗辩原则,保险人事后不得再主张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在本案中,该机械厂履行了危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但保险人要求增加保费并被拒绝后,保险人没有正式解除保险合同,而是拖延处理。根据不可抗辩原则,保险合同继续有效。然而,当发生火灾事故时,保险人却以投保人未增交保费为由拒绝赔付。这显然违背了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因此,保险人拒绝赔付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分析,投保人履行了危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后,保险人未正式解除合同,因此合同仍然有效。保险人应履行赔付义务,不得拒绝赔付。
一起机械厂与保险公司间的保险纠纷案。机械厂投保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保险公司要求增交保费未果。后机械厂仓库发生火灾,损失严重,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文章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告知义务、保险合同的公平原则以及保险人未作任何意思表示的默认等方面进行了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包括资本金、非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等组成部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需求,保险投资基金分为不同类型,如收入型基金、收入成长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成长价值复合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方面有所
《保险法》中财产保险合同解除的五种情况。包括投保人隐瞒事实、谎报保险事故、未履行对保险标的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以及投保人申报年龄不真实等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必须尽到应有的义务,否则可能因保险人解除合同而受损。同时,文章还涉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