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都受到法律保护。当借贷关系出现违约情况时,可以通过协商或民事诉讼解决。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金融传销以及暴力催收所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36%。超出此限度的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准。即年利率超过36%的属于高利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该标准的即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自2015年9月1日起,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准。换言之,年利率不超过36%的不属于高利贷。
民间高利贷利率的合法性。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但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根据最新规定,年利率超过36%的属于高利贷,而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36%。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依据
高利贷的法律规定及利率限制。指出只还本金是不合法的,需依法保护合法的借贷利息。根据《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限制。年利率超过部分将被视为无效,借款人可要求返还超出部分的利息
高*贷的认定问题及相关注意事项。高*贷是指超过法定利率标准的借贷行为,失去法律保护。认定高*贷时,需考虑合法利率标准、民间借贷指导利率以及具体分析借贷关系。同时,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以谋取高利。文章还指出,生活性借贷和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应有所区
高利贷的法律规定,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限制了高利贷的合法性。该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标准,超过则为非法高利贷行为。高利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且可能触犯刑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定也可适用于高利贷行为,需要承担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