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特价商品不退还的法律处罚

特价商品不退还的法律处罚

时间:2025-06-1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2521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进行经营活动时,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会将一些商品进行特价销售,并且约定特价商品不得退,那么特价商品不退还怎样进行处罚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特价商品不包退涉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若造成消费者损失,应给予消费者相应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对此类行为进行处罚。

一、特价商品不退还的处罚

工商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特价商品不退还的行为进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措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若存在以下情形之一,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一) 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二) 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三)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四) 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五) 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伪造检验、检疫结果;

(六) 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七) 拒绝或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服务等措施;

(八) 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

(九) 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十) 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三、处罚措施

对于经营者存在上述情形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行政处罚可以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同时,处罚机关应将违法行为记入经营者的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 只报关不退税的法律问题解析

    只报关不退税的法律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报关和退税的概念及其关系,然后详细阐述了只报关不退税的情况,包括属于取消退税率但不属于免税产品的货物、免税产品的货物以及其他情况的处理方式。此外,还介绍了溢征退税的概念和范围。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 保险合同中的最大诚信原则的运用

    保险合同中最大诚信原则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必须如实回答保险人的询问,否则保险人可解除合同。如果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且不退还保费。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知未如实告知的情况,则不得解除

  •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 保险公司的押金退还程序
  • 食品经营许可制度的规定
  •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