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人员在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时,不得负责案件的侦查工作,因此在询问证人时需要进行回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 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在进行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熟悉案件的相关情况和材料,了解证人的身份及其与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关系,明确询问的目的,确定需要查清的问题,并做好充分准备。
2. 侦查人员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询问,但必须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在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供证言。侦查人员询问证人时,不得另行指定其他地点。选择询问证人的地点时,应从有利于获取证言和保证证人作证积极性的角度进行考虑。
3.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证人之间互相影响,确保证言的真实性。
4. 为保证证人如实提供证据,询问证人时应当告知其应当如实提供证据、证言,并告知其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侦查人员还应告知证人依法享有的各种诉讼权利,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于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5. 对于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询问的地点也可以选择未成年人所熟悉和习惯的场所。这样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减少其思想顾虑,消除心理压力,达到询问的目的。对于聋哑证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作翻译,并将这种情况记录在笔录中。对于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人和外国人,应当为其聘请翻译。
6. 询问证人时,一般应先让证人就他所知道的情况作连续的详细叙述,并问明所叙述的事实的来源,然后根据其叙述结合案件中应当判明的事实和有关情节,向证人提出问题,让证人回答。询问证人必须保证其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言的条件。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