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权力机构决议:在公司解散事由出现后,公司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董事会)应及时召开会议,通过公司解散决议。
2. 清算组的成立和备案: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现后的15天内,应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此外,还可以选任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或其他熟悉清算事务的专业人员作为清算组成员。清算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清算组成立后的10天内,必须向所在的公司登记机关备案清算组成员和负责人名单。
3. 清算公告和债权登记:清算组成立后的十天内,应通知债权人,并在六十天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在收到通知书后的30天内,未收到通知书的则在公告后的45天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说明相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对债权进行登记,并在核定后书面通知债权人。书面通知和清算公告应包括企业名称、住址、清算原因、清算开始日期、申报债权的期限、清算组的组成、通讯地址及其他应通知和公告的内容。
1. 制定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在清算过程中,应制定清算组的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一般需要召开的会议包括:
(1) 职工代表会议:由清算组主持,解答职工提出的问题,原公司负责人参加。
(2) 清算组全体人员会议:定期召开,主要检查工作进度和协调各专门小组之间的工作配合问题。
(3) 清算组领导成员会议:根据清算工作情况,随时组织召开,研究解决复杂、重大、有影响的问题。
2. 编制工作计划:
(1) 人员分工及工作安排:清算组的工作分工应与其工作职能挂钩,可分为债权清收组、债务登记组、审计评估组、综合后勤组、资产管理组等。
(2) 清算工作的时间和进度:包括债权人申报债权通知函的发出、债务人催收函的发出、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的时间安排、清算组与清算公司的工作交接、债权人申报债权的登记期限、职工构成情况的统计等。
(3) 资金计划:主要指清算组在整个清算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费用。
公司解散因做假账的法律处罚及公司亏本如何解散的问题。对于做假账,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将面临罚款和行政处分等处罚。针对公司亏本解散问题,给出了公司可以解散的多种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等。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的主体、公司陷入僵局、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及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等方面。请求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主体必须符合条件;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解散前需考虑其他途径无法解决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包括签约主体、股东会决议或其他股东的意见、前置审批程序、股权结构、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所受让股权的信息瑕疵以及合同相对方的承诺与保证等方面。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需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