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是指危及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安全的危险。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涉及的主要关系方包括船舶、货物和运费三方。然而,由于运费通常是依附于船舶或货物的,因此共同海损事故涉及的主要关系方是船舶和货物两方。共同海损的成立前提是在发生共同危险时采取共同海损行为,并且必须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方。具体而言,一般应是在载货或船舶出租期间的航行中发生。如果航行中只有船舶方,例如船舶空载航行且不在租期内,就不存在共同危险和共同安全问题。根据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的规定,不论发生任何海难事故,如果只有船舶一方受到损失和危险,且无共同利害关系方存在,就不能构成共同海损。然而,美国法律对此有所不同,认为即使船舶在空放航行时不涉及货物和运费,但如果船舶已经投保有保险,船方和船舶保险人也被视为两个利益方,因此发生危险也可构成共同海损。
常见的共同海损通常发生在与同一船舶有关的各利害关系方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拖带方和被拖方及其载货在柜航中也属于同一海上航程的共同方。柜航中的拖轮和驳船发生危险也会导致共同海损。然而,各国法律和习惯做法在如何理算共同海损方面存在差异。
共同海损行为是为了解除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危险而有意而合理采取的行为。
共同海损行为的成立前提是除了危险必须危及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安全外,行为还必须是为了解除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危险而采取的。如果解除危险的行为仅是为了船舶或货物一方的利益而采取的,由此引起的损失和费用也不能称为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行为还必须是有意而合理采取的。所谓有意,是指明知采取这项行为将会引起船舶和货物的损失或支付一部分额外费用,但为了船舶和货物的安全,仍然决定采取这一行为。
共同海损牺性和费用是共同海损行为的特殊后果。
共同海损及其特点。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运输中危及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安全的危险,涉及的主要关系方包括船舶和货物两方。共同海损行为的成立前提是解除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危险而有意合理采取的行为。共同海损牺性和费用是共同海损行为的特殊后果。各国法律和习惯做法在如何理
一起船舶进水事故引发的保险纠纷案例。船舶在躲避台风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货物严重损失。货方由多份保单承保,总金额超过900万元人民币。争议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及费用分摊问题。经过船舶公正检验、海事法院审理等程序,最终达成调解,承运人赔偿货物保险人7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联系与区别。两者都属于部分损失,但共同海损是由单独海损引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造成损失的原因、损失承担者、损失内容、损失构成以及涉及的利益方。单独海损是保险标的物本身的非人为有意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但可从保险人
船公司提出的共同海损要求及收货人的处理方式。船公司要求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前提供共同海损分摊费用担保,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导致的特殊牺牲和费用。收货人应了解相关规则,在船方无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可拒绝分摊,并通过理算机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