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19条规定,向公证机构提出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申请人需符合条件,公证机构可受理。在办理微信证据保全时,公证处应重点审查当事人的适格性。根据《办理保全证据公证的指导意见》第5条规定,当事人需提供与保全事项有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公证员可通过当事人的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委托书、微信内容与当事人的关联性等方面对当事人的适格性进行认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受理微信证据保全前,应审查微信账号是否归当事人所用,是否侵害他人隐私权。
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受理地点具有特殊性。《指导意见》第4条明确规定了执业区域。然而,鉴于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地域和行为地的限制,公证机构在受理微信证据保全公证时,不应仅考虑管辖权问题,而应从保全微信内容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角度进行综合审查。微信的原始存储地、发送人所在地、接收人所在地等与公证机构所在地可能不一致,但只要能合法取得,并能确认其内容的原始性,公证机构应受理并进行证据保全公证。
公证书是公证保全工作的载体,直观记录了保全过程,是法官确认侵权事实的有效依据。存在瑕疵、重大错误或自相矛盾的公证书将影响法官对其证据效力的认定。考虑到法官对公证书的审查采取主动和被动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并考虑到微信证据的特殊性,出具微信证据保全公证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如果使用手机自带截屏功能进行截屏保全,公证书中除了要描述手机的型号和截屏方式外,还需描述对手机相册的清空和清洁性检查。
2. 公证书后应附有的微信内容、照片等,决不能利用电脑软件对图像文件进行任何编辑、修改,也不能为了照片显示内容的清晰而调整其亮度或色彩。
3. 如果保全的内容、文章涉及色情等或可能侵犯他人隐私,应将刻录的光盘放在公证处备法院调取,不能附在公证书上。
4. 仔细检查公证书及其所附的打印件、工作记录,坚决杜绝缺页、漏子、错别字等问题,特别要注意手机型号、微信账号、公众账号、时间、数字等错误。所附的截屏打印件要保证完整并正确顺序。
以微信为平台的保全证据公证对中国公证界来说是新生事物。为满足公众通过办理微信证据保全公证合法维权的需求,公证处应制定保全微信证据的种类、保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出具微信证据保全公证书。
微信公证法律效力的相关问题。在受理和审查阶段,强调了审查当事人的适格性和微信账号的归属问题,避免侵犯他人隐私。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受理地点具有特殊性,应综合考虑地域限制。公证书是公证工作的载体,需注意公证书制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确保公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
公证的法律效力,包括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具有使某些法律行为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公证具有法定证据效力,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和文书,法院应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有强制执行效力,赋予相应文书强制执行力;此外,公证还是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这些作用确保了公证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公证行为提供了法律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公证书具有可靠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认真核实公证对象,确保公证书的法律证明力。对于涉及收养和经济合同等特定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