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是与特定人身相联系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监护。人身监护权是指保护和管教未成年人的权利,包括住所决定权、惩戒权、代理权等。财产监护权是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而管理未成年财产的权利,包括处分使用权、收益权等。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3款的规定,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应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如果对指定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裁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条规定,一旦监护人被指定后,就不得自行变更。如果擅自变更监护人,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都要承担监护责任。
此外,该意见第22条明确规定,在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子女的监护权。因此,在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时,只确定子女随哪一方生活,并不剥夺另一方对子女的监护权,也不取消其对子女的监护义务。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这一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父母离婚后,如果母亲抚养未成年子女并去世,父亲将自动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存在争议,可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监护人,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