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醉酒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醉酒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时间:2025-06-09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3102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喝酒是容易闹事情的,所以说喝醉酒并不好,现实社会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那么醉酒能否构成共同犯罪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者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醉酒者与他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则可认定为共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醉酒者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的认定条件

1. 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共同犯罪的认定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如果是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即使是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2. 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人必须不仅认识到自己故意参与实施共同犯罪,还要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起参与实施犯罪。此外,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相互联系、相互默契,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3. 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虽然可能在地位、分工、参与程度、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的共同犯罪故意和共同犯罪行为的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谋但未实施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我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定义和从犯的量刑问题。共同犯罪需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谋但未实施不构成共同犯罪。从犯相对于主犯在处罚上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考虑因素包括犯罪性质和所起作用大小。多个主犯或从犯的量刑需根据作用大小和主观恶性深浅区别处理。注

  • 殴打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殴打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需要满足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要件,包括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犯罪。同时,还需要满足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的犯罪客体等要素。对于殴打行为是否

  • 共犯中止的情况及处理方式

    共犯中止的情况及处理方式。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某个共犯放弃或有效阻止犯罪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包括向有关机关报告并制止犯罪、在复杂和简单共同犯罪中的特定处理方式等。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是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并自愿放弃或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

  • 共同犯罪的形式

    中国刑法理论中的共同犯罪的形式,根据四个不同标准将其分为四类八种形式。包括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以及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犯罪集团)。每种形式的共同犯罪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和

  • 帮助犯罪嫌疑人转移犯罪工具的法律责任
  • 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及其判罚
  • 袭警犯罪的共同犯罪性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