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判决探望权时应以保护子女的最佳利益为前提,同时要考虑探望行为对孩子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对离异双方重新组建家庭的影响。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通常会判决每月一至两次的探望时间。探望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周末,探望权人需要自行前往另一方住处或子女所在学校接孩子,然后在周日下午将孩子送回。
为了避免日后执行时可能面临的困境,很多法官现在不愿意在判决书中明确探望权的具体安排。为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离婚双方最好坚持让法官在判决书中明确探望的时间和方式。
根据《婚姻法》第38条规定,如果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权。但是,除了人民法院之外,其他机关和个人,包括父母双方,都没有权力中止探望权。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定。申请中止探望权的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以及其他负有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根据审判实践,对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还有疑惑,本网站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权探望孩子,具体探望时间和方式由法院决定。法律依据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做出判决。若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危害,法院可终止探视权。
强制戒毒所亲人见面时间的法律规定。依据《禁毒法》,戒毒人员亲属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可探访戒毒人员。场所管理人员需检查物品和邮件以防止夹带毒品,同时保障戒毒人员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为两年,但可根据情况评估提前解除或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