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财产约定的概念
夫妻财产约定是夫妻财产关系的一种。
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对他们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解除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作出的约定,它是我国夫妻财产所有关系中夫妻法定财产的对称。
2、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
这种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夫妻关系的确立,婚姻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结婚的行为,即是夫妻关系确立的标志,这一行为有两个结构,一是男女双方自愿缔结婚姻关系的合意,二是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批准行为,因此,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去认识和理解这两种行为结构的存在,不难看出夫妻财产约定的基础来源即是前一行为结构,即男女双方的婚姻缔结协议。(2)财产关系的客观存在,这种财产可以是婚前的,也可以是婚后的,无时间上的限制,但必须对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个人特有财产严格划分和弄清。
3、夫妻财产约定的性质
(1)它是确立夫妻财产所有关系的协议,因为这种约定的本身就是男女双方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归谁所有,如何所有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2)它是婚姻协议的从协议,确立夫妻财产关系的协议,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依附于夫妻关系的婚姻协议,婚姻依法成立以后,夫妻财产约定生效。(3)它是随附身份行为的协议。没有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同时这种约定的主体是特定的,他人无权代理,因为夫妻关系是一种身份关系,身份关系的消灭,这种财产协议不存在。
4、我国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制有两种形式,即夫妻法定财产制和夫妻约定财产制。两者究竟有何种关系,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地位如何,很多学说上都定论,法定财产制是基本的夫妻财产制,约定财产制是补充的,特殊的夫妻财产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夫妻约定财产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多,但这种“基础”与“补充”的关系定论,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极容易走向极端,我们认为夫妻约定财产制与夫妻法定财产制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应当成为夫妻财产制上的两大基本制度,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两种制度采取偏重一方忽视另一方的态度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都是不正确的。
中国婚姻法中的财产制度,包括所得共同制和约定财产制。文章指出,婚姻法对婚前和婚后财产归属有明确规定,夫妻双方的财产处理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对于离婚时财产的归属,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处理方式也有所涉及。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举证证明财
夫妻个人债务的认定方式。包括婚前个人债务、双方约定个人偿还的债务、未经同意资助非抚养亲朋债务、个人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夫妻财产制约定下的债务以及其他个人承担的债务等。对于因违法犯罪活动产生的债务,需根据收益是否家庭共享来判断是共同
中国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包括一般共同财产制、限定共同财产制和分别所有制三种形式。文章还提到了夫妻财产约定的限制和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建议完善相关立法以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求。
涉外婚姻财产的界定问题,包括法律认定、夫妻财产的界定、涉外婚姻财产的划分以及涉外婚姻财产风险的防范。在涉外婚姻中,夫妻财产制度包括夫妻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两种。婚前协议是防范涉外婚姻财产风险的有效方式,建议婚前制定明确的财产协议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