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婚夫妻分割财产时,需要明确区分婚前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婚姻仅持续半年,夫妻共同财产可能并不多,因此分割相对简单。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原则上会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平分,而个人财产则不予分割。
在解决彩礼纠纷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决定是否返还彩礼,主要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判断依据。如果彩礼给付后未缔结婚姻关系,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经结婚,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特殊情况除外);如果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解除同居时原则上不予返还彩礼。
只有在离婚为前提的情况下,才能考虑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彩礼,不予支持,因为夫妻在此期间属于共同财产制度。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返还彩礼的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话,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如果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必须确实存在当地的婚前彩礼习俗。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根据民风和习俗形成了这种惯例。如果当地没有这种风俗存在,就不存在彩礼给付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财物,例如男女交往间的给付财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性质,由法院依法处理。
一般来说,彩礼的给付往往是受当地行情和社会压力迫于无奈的行为。完全自愿给付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如果双方已经办理结婚登记,但一直没有共同生活,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请求,应予以支持。双方登记结婚后,如果一直没有共同生活,也就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实质上真正的共同生活还没有开始。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和房改房的政策,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不能主张将此类房改房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购买房改房的出资应视为借款或赠与,离婚时不应要求补偿房屋增值部分。
夫妻离婚时关于陪嫁及个人财产的问题。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陪嫁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应归还。同时,按人头分配的土地补偿金也属于个人财产。法院根据《婚姻法》规定及司法实践,判定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延续变成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