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司法机关寻求救治。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向相关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这些单位包括加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一旦接到家庭暴力的投诉、反映或求助,相关单位应当提供帮助并进行处理。
2. 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他人劝阻家庭暴力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以保护受害人的安全。
1.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2. 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当事人,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通过以上措施,受害人可以依法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家庭暴力是否涉及刑事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家庭暴力行为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受害者以及不同伤害程度下的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学校等机构对于家庭暴力的强制报告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相关规定,学校等机构在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庭暴力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律明确规定了这些机构的报告义务,并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家暴事务的处理
家庭暴力行为的分类以及证据的获取。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和性暴力。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可以通过获取证人证言、视听资料、报警记录等方式来收集证据。同时,应及时寻求帮助和劝阻,避免暴力事件的升级。
杭州富阳一起家暴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丈夫盛某殴打妻子樊某,樊某头部伤势严重并遭受身体其他部位伤害。警方对盛某进行批评教育,考虑樊某态度及盛某悔过表现,暂不对樊某伤情进行鉴定。回访显示盛某已改变行为,家暴未再发生。同时提及《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