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会于本周五举行,本报受委托独家征集50名旁听者
本报3月15日讯(记者李*飞)您是否对家庭冷暴力这个话题感兴趣?您是否遭遇过家庭冷暴力却不知如何维权?本周五,太原市妇联将组织律师、大学生、专家学者举行辩论会,探讨“家庭冷暴力”带来的社会问题。即日起至18日,市妇联独家委托本报征集50名旁听观众。
一提起家庭暴力,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拳脚相加。但现代社会的家庭暴力形式已发生变化,所谓的“家庭冷暴力”表现为:夫妻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漠不关心,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
据市妇联统计,很多人离婚的前奏就是家庭冷暴力。面对家庭冷暴力,当事人遭受到的虽然不是身体上的伤害,但其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折磨,却超过了拳脚相加所带来的伤害。市妇联副主席姚*蓉表示,由于家庭冷暴力具有反复性、隐藏性的特点,加上没有伤痕,不见鲜血,不能做伤情鉴定,即使闹到法庭上,法官也难以认定谁是过错方。而目前法律在这方面也是个空白,立法的缺失导致法律救济滞后。
为了让家庭冷暴力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从而促进立法脚步,市妇联决定以“惩治家庭冷暴力是否应该纳入婚姻法”为题,举行辩论会,探讨冷暴力对家庭的危害,同时请专家学者现场支招。
热心观众征集对象:不限年龄、性别、职业;热心公益,对家庭冷暴力这个话题有体会或者感兴趣;时间充裕,能够按时参加辩论会。
家庭软暴力的多种形式,包括情感施暴、性施暴、精神施暴和责任施暴。文章还阐述了家庭暴力的危害,包括侵犯受害者权益、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破坏家庭和夫妻感情以及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
家庭冷暴力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了提醒惩罚、不管不顾和听之任之三种常见的家庭冷暴力行为。律师解读了冷暴力的目的和意义,既是为了控制和惩罚对方,拒绝沟通,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避免矛盾冲突和无能感的困扰。
家庭“冷暴力”这一精神暴力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家庭“冷暴力”表现为夫妻间的冷漠、缺乏情感沟通,通过减少或停止语言交流,或使用讽刺、挖苦等言辞来伤害对方。它是与其他形式的家庭暴力并存的精神暴力形式,虽不采用直接的暴力行为,但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
家庭冷暴力的法律解析,包括定义、特征以及不同表现形式。家庭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通过暗示威胁、言语攻击等方式折磨对方,使婚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其表现形式包括漠不关心、语言交流降低等。虽然家庭冷暴力不直接导致身体伤害,但其隐蔽性和对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