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虐待致使重伤死亡的除外;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律师提醒:
如果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受害方首先须保留好证据。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家庭暴力,一定要及时报警或寻求居委会的帮助,这样有利于及时固定证据,为日后诉讼离婚做准备。即使不打算离婚,在婚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要求对方婚内索赔,这样可以起到有效抑制家庭暴力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过程。受害者是一位遭受丈夫长期欺凌的老年妇女,我们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和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庭调解成功离婚。文章还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特点和危害,包括历史、经济、思想、素质和社会原因等。家庭暴力发生于家庭内部,具有隐蔽性、
内地居民、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以及外国人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户口簿、身份证、有效通行证或回乡证、有效护照等,并需要提交无配偶和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或证明。不同群体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有所不同,但都需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