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人身保护令的法律定位是什么,人身保护令有什么用

人身保护令的法律定位是什么,人身保护令有什么用

时间:2024-08-13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483
人身保护令是一种民事裁定,当受害人遭受来自其家庭成员的暴力侵害时,可以要求法院发出该裁定,裁定的内容包括禁止被申请人殴打、威胁申请人或申请人的亲友,要求被申请人暂时搬出双方共同的住所等。作为一种诉讼保全措施,其发出的目的在于保证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其有效期一般认为是诉讼进行期间。

人身保护令的法律定位

人身保护令是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而设立的一种司法保障制度。根据受害人或相关主体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做出禁止施害人威胁、殴打、跟踪、骚扰受害人的裁定,并规定施害人必须遵守该禁令。如果施害人拒不执行禁令,法院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人身保护令的目的是教育、警示和威慑施害人,以确保受害人免受施害人的威胁、殴打、跟踪等行为,同时保障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人身保护令的作用

人身保护令,即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旨在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防止家庭暴力继续发生。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法院可以核发具有强制力的民事裁定书。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经过调查核实后,法院将要求被申请人禁止殴打、威胁、骚扰、跟踪申请人,并在必要时禁止被申请人在申请人的居住地、教育机构、工作单位或其他特定场所的200米范围内活动。

人身保护令的内容

人身保护令的实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禁止暴力威胁

被申请人严禁对申请人及其近亲亲属进行暴力威胁。

2. 禁止干扰正常生活

被申请人严禁通过不正当手段干扰申请人及其近亲家属的正常生活。

3. 禁止进入特定场所

未经法院许可,被申请人严禁进入申请人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点。

4. 禁止私自处置共同财产

在人身保护令有效期内,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不得私自处置共同财产。

5. 要求搬离共同住所

在必要情况下,法院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搬离共同住所。

6. 要求接受心理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法院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接受心理治疗。

7. 其他相关保护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可以采取其他相关保护措施。

此外,人身保护令还可以附带以下内容:

1. 支付费用

如果申请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生活困难,法院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支付一定的费用。

2. 支付治疗费用

被申请人还必须给申请人支付一定的治疗费用。

人身保护令的申请主体

受害主体自己、亲属、公安部门、妇联组织以及受害人所在单位、社区组织等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紧急人身安全保护。由于家暴行为对受害主体的人身安全构成紧急威胁,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人身保护令的申请提出时间

在诉讼前、诉讼中以及诉讼完结后的6个月内,以及紧急情况下,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

1. 诉讼前的申请

如果受害人在诉讼前申请人身保护令,法院在发放人身安全令后,受害人必须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这一期限未提起诉讼,人身保护令将失去保护效力。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应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交申请,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口头申请。对于口头申请,法院应详细记录并要求申请人确认。

2. 诉讼中和诉讼完结后的申请

在诉讼中和诉讼完结后的6个月内,受害人仍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

申请人身保护令的基本条件与释明

申请人身保护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人身份

申请人必须是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组织以及受害人所在单位、社区组织等。

2. 被申请人信息

申请中必须注明被申请人的姓名、常住地址或工作单位。

3. 具体请求与事实理由

申请人必须具体说明请求,并提供充分的事实和理由。

4. 证据

申请人必须提供证据,包括曾经、现在所受的侵害,以及即将受到侵害的可能。例如公安机关接处警记录、处理经过、社会机构记录、医疗记录、威胁性短信、妇联组织收到的投诉记录等。

对于受害人诉讼能力低下的情况,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主动向受害人释明相关权利和义务,并加大释明力度,以确保受害人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在当事人请求不明确、需要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或符合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条件的情况下,法院应当口头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及其行使条件,并解释所必需的证据及其证明力,以帮助受害人更好地实现诉讼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 家庭暴力典型个案

    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过程。受害者是一位遭受丈夫长期欺凌的老年妇女,我们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和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庭调解成功离婚。文章还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特点和危害,包括历史、经济、思想、素质和社会原因等。家庭暴力发生于家庭内部,具有隐蔽性、

  • 内地居民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内地居民、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以及外国人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户口簿、身份证、有效通行证或回乡证、有效护照等,并需要提交无配偶和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或证明。不同群体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有所不同,但都需要保证

  • 当女人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 离婚协议的变更及修改方式
  • 嫖娼后起诉离婚案件的法律审查与判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