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尚不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将给予训诫,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将依法给予处分;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申请人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若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人身安全保护令将以裁定的形式由人民法院作出。
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明确被申请人的身份;
(二)具体的请求;
(三)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况。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
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以下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其他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措施。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延长。
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或被申请人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复议期间不停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
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将其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家庭“冷暴力”是否应当赔偿的法律问题。虽然家庭“冷暴力”对受害方造成伤害,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无法将其认定为家庭暴力并进行赔偿。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家庭暴力的具体定义及与家庭“冷暴力”的区别。最终指出,法院在判决赔偿时缺乏法律依据。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即便夫妻一方有过错,如重婚、同居、家庭暴力等,夫妻共同财产仍应平均分割,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但不是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的理由。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有赔偿请求权,如对方存在重婚、同居等情形。但请求赔偿
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成因和特点。家庭暴力被定义为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对妇女造成身心和性方面的伤害。我国现有法律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存在不足,需要完善。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封建思想影响、公众不当宽容等,具有隐蔽性高、施暴者多为亲属或伴侣等特点,对受害者造成严
婚姻法修正案的新变动,包括夫妻同居义务的争议、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确立、损害赔偿制度对重婚的遏制、个人特有财产的归属、离婚过错赔偿原则的引进、离婚条件的规定以及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等。新婚姻法下的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